1.明朝嘉靖年间,一个太监奉命到浙江办
事,与司北关南户曹、司南关北工曹在一起饮
酒。酒席间,这太监瞧不起两位官员,便出了
一个有侮辱意的上句,要官员们对
出的句子是:
“南管北关,北管南关,一过手,再过手,受
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。”
这个太监自己原本地位很低微,曾在皇宫
中守门,所以官员便对出下句相讥:
“前掌后门,后掌前门,千磕头,万磕头,叫
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。”
2.唐代安史之乱时,安禄山已败,史思明
还在作乱。他率叛军到东都,正赶上樱桃初
熟,当时他儿子被封怀王,在河北。
史思明便要捎些樱桃给儿子,还附上了一
首诗:
樱桃一笼子,半赤已半黄。
一半与怀王,一半与周至。
周至当时在史思明儿子的军中。诗写成
后,众人便竞相吹捧,都说:“明公这首诗真是
绝妙。不过后两句若改成‘一半与周至,一半
与怀王’,就与上面的‘黄’字押韵了。”
史思明闻言大怒,说:“我儿子怎能居周至
之下!”
3.湖北一个县尉是江南某大官的亲哥哥,
他见人时常说:“在江南我哥哥的官署中,别人
见了我都称‘大大人’,你们不应该小看我!”
有位叫方畅拿的人听了这话,便对县尉
说:“您本身就是一个绝妙的对子,您知道吗?”
县尉问什么对子,方畅拿说:“我们见了大
官要自称‘卑职’,您见了我们又要自称‘卑
职’,所以您不就成了‘湖北卑卑职,江南大大
人’了吗?”
4.宋代朝廷有中书省和枢密院,分掌文武
大权,称为“两府”。
进入两府的官员,出行时可用清凉伞。有
个侍郎官叫刘子仪,三次进入翰林院,想借机
提升到两府中做大官,结果都未能如愿,于是
情绪很坏,在家装病。朝廷中同僚相继来看
望,向他询问病情,他说:“我的病因是虚热上
攻所致。”
当时,大臣石中立正好在座,他立刻插话
说:“此病只需一服清凉散(伞)马上就好!”
5.有个人叫陆东,做苏州通判官,并代理
知州。有一次,他判了一个人的流放罪。
古时流放的人要用刀在其脸上刺字,陆东
就命令在这个犯人脸上刺上“特刺配某州牢
城”的字样。
刺完之后,下属人员相互议论说:“凡是说
特’的,都是罪没有那么重,而由于朝廷一时
的旨意才判刑的。如今这个人本来就该发配,
再用‘特’字,就不符合官府行文的通例了。”
陆东听了这话后非常害怕,赶紧把“特刺”
怕,更何况房玄龄!”
12.唐朝中书令王铎很怕老婆,当时正值
黄巢兴兵造反,已接近京城,朝廷让王铎做都
统官带兵镇守诸宫,出京时他只带了姬妾随
行,把夫人留在了京城。
有一天,部下忽然来报:“夫人离开京城前
来,已在半路上了。”
王铎闻报,十分惊恐,对属下说:“黄巢兵
渐渐向南逼来,夫人又气冲冲自北方赶来,旦
夕之间,就要到达,这可怎么办?”
幕僚开玩笑说:“不如投降黄巢吧!”
王铎听了也大笑起来。
13.有位官员叫宗如周,一个人来向他告
状,不知道官名叫“如周”,误以为此官曾在如
州任职,便说:“我有冤屈的事来报告如州官。”
宗如周问:“你是什么人,竟敢对我直呼
其名?”
那人很惶恐,忙谢罪说:“只说是如州官做
如州,不知道如州官名如周,早知如州官名如
州,不敢唤如州官做如周!”
14.有个金华人惯于游食四方,以卖诗文
为名,实际上是巴结达官贵人,想谋取一官
半职。
他还有一枚私章,上面刻有“芙蓉山顶,一
片白云”八个字,可见其自许清高。
但有知情人嘲笑他说:“这片白云每天都
飞到官府中去。”
15.有个县官写字潦草。有一次他想设宴
请客,批票交给衙役去买猪舌,古人竖行写字,
“舌”字写得太长,衙役错认成买猪“千口”,结
果遍乡寻找,只买到五百口,只好回去哀求县
令,请求减半。
县官笑道:“我令你买猪舌,怎么能认成买
猪千口。”
衙役说道:“以后若要买焉(鹅的异体字),
求老爷千万写短点,别写成买‘我鸟’!”
16.明英宗正统年间,有位侍郎和一位巡
按都御史一同饮酒,忽然有条狗跑来,绕着桌
子走来走去。
左右侍卫要把狗赶跑,侍郎说:“别赶,它
在这里巡案(按)。”
都御史接过话头说:“你看它是狗也是狼
(侍郎)。”
还有一次,都宪官似钟和通政官强珍在南
都饮酒。强珍手执酒壶劝似钟说:“你要饮四
盅(似钟)。”似钟答道:“你不要强斟(珍)!”
17.华亭县的知县许治以廉明著称,当地
百姓对他评价不错。
有一次,有个武生扭了个乡下人来告状。
许县令平素了解这个武生,知道他有时仗势欺
人,便问他是什么事。
武生道:“我走在街上,他挑粪,弄脏了我
的衣服。”那个乡下人哀求得很可怜。
许县令便对乡下人说:“你愿意受罚吗?
可以向这位相公磕头一百下!”于是让武生面
向南坐了上座,让乡下人跪在下面磕头,又派
一个衙役计数。
磕到七十多下时,许治忽然喊道:“停!我
办事糊涂,忘了问这位相公是文生还是武生?”
那人回答说是武生。
许县令说:“那么我错了。文生才值磕头
一百,如果是武生,只需五十下,刚才磕了七十
多下了,你应该还他二十下。”
于是又让乡下人向南坐上座,让武生在下
面磕头。
武生不肯,许治便命两个衙役从两边摁着
他的头,磕了二十下了事。
武生只好气呼呼地去了。
18.某县令是个呆子,干了很多可笑的事。
此人酒量很大,每天都要打几斤酒回来自斟
自饮。
有一天,县令正喝得高兴,忽然有人喊冤。
县令醉醺醺的,嫌喊冤人坏了自己的兴头,便
怒气冲冲地升堂,拍案喝道:“给我打!”但却并
不掷签。
衙役只好下跪请示打多少,县令用手比画
着吩咐道:“打……再打三斤。”属吏、衙役们听
了这话,竟至哄堂大笑。
又有一次,轿夫们领工钱、伙食费用,县令
升堂点给时,发怒说:“我只看见有两个人拾
轿,怎么有四个人领钱?”
轿夫解释说:“轿子后面还有两个人。”
县令说:“照你说的,还是两个人!”
轿夫又解释道:“连同前面的两个人,不是
四个吗?”
县令无话可说,便查验四个人的称呼。头
一个叫“扬扬得意”;第二个叫“不敢放屁”;第
三个叫“昏天黑地”;第四个叫“扯来扯去”。
县令听了也大笑起来。
19.有个县官喜欢听人奉承,而有些相面
的人,绝不肯奉承人。
有一天,喜欢奉承的县官正好遇上了一个
不肯奉承人的相士,让家人把相士唤来给自己
相面。
相士进门登堂,看见县官高坐在上,态度
傲慢无礼。
相士想了半天,说道:“贵相清奇,绝不是
一般的相貌。您耳朵长、脑袋小,眼大而无神,
眼睛中布满红丝,嘴唇裂开,露出牙齿,好像一
个……”再往下就不敢说了。
主人便追问道:“到底像个什么?”
相士回答说:“好像个兔子。”
主人听了大怒,命令左右侍从将相土绑了
起来,押到一间空房里,要把他活活饿死。
手下人把相士捆送到空房。一个家人在
旁边劝道:“你这个人做事太不在行,我们老爷
最喜欢的是听人奉承,你如果奉承他几句,给
你的谢礼一定丰厚。”
相士说道:“那就求二爷带我上去,重新相
一相。”
于是,家人来到主人面前报告说:“刚才那
相士害怕老爷的虎威,一时间惊慌失措,所以
相错了,何不叫他来重新相一相?”
主人盼咐道:“那就把他放了,带来重
新相。”
家人把相士放出来,带到主人面前。相士
看了又看、相了又相,仔细端详了很久,说道:
“二爷,求你老爷仍然把我捆了吧——他还是
个兔子。”
20.有个官员假装雅士,造了一间精美的
房子,房中罗列上古玩、书画之类,十分齐全。
有客人来时,主人问道:“这房中的东西有
没有不相称的?如果有,请您指教,我把它剔
出去。”
客人说:“古玩书画件件精妙,只有一样应
该剔除。”
主人问:“哪一样?”
客人答道:“就是足下。”
21.某甲想拜见新到任的县官套套近乎,
但又不知县官喜好什么,就问手下的人:“你们
谁知道这个县太爷有什么喜好?”
有个讨好的人对他说:“听说县官老爷喜
读《公羊传》。”
某甲后来就去见县官,县官问道:“请问先
生您喜欢读什么书?”
某甲答道:“最喜欢《公羊传》。”
县官想试探他一下,就问道:“那么请问是
谁杀了陈佗?”
据《公羊传》记载,鲁哀公六年,是蔡国人
杀了陈佗。某甲根本就没读过《公羊传》,他当
然听不懂县官问话的意思,一时不知如何回
答,还以为县官在问是不是他杀了陈佗呢,过
了好大一会儿才说:“我真的没杀陈佗。”
县官已知某甲不学无术,就进而戏弄他
说:“您既然没杀陈佗,那么请问是谁杀的?”
某甲一听,吓坏了,跌跌撞撞地就跑了出
来,连鞋子都跑掉了。
人们见他光着脚在街上跑,就问他究竟出
了什么事,他语无伦次地大声说:“是那县太
爷,他劈头就问我杀人犯的事,我以后可不敢
再来了。至于那个杀人犯,恐怕遇到大赦就会
出来吧!”
22.有个姓周的官员做官做到通判,因贪
污被监司弹劾,最后给了他个降职处分,调到
一个下等县任知县。
他刚到任,县衙里的一个小官想试探一下
他为官如何,便铸了一个一斤重的银孩儿放在
县衙的便厅上,然后到内宅报告知县说:“家兄
正在便厅等您,有要紧事向您汇报。”
知县来到便厅,不见有人,只见有个银孩
儿,便把银孩儿收起来了。
过了不久,那个小官因事触犯了知县,知
县要惩罚他。那个小官连声哀求,对知县说:
“请看在家兄面上吧!”知县说:“你那个家兄没
头脑,一去后再也不来见我。”
23.四川有个进士叫熊敦朴,号陆海,恃才
傲物、狂放不羁,自做官以来,从史馆调到兵
部,后又降职为别驾。调任之前,他前往当年
的主考官江陵人士张相公家作别。
张相公说:“您与我都教过书塾,出身微贱
都是一样,痛痒相关,今后在仕途上还是小心
谨慎为好。”
熊敦朴说:“老师您恐怕未见得痛。”
张相公说:“您怎么知道?”
熊敦朴说:“王叔和的医学口诀上说痛则
不通,通则不痛。”张相公大笑。
24.有个司寇讲学讲得好,远近闻名。
一天,司寇在酒馆中收到一封远方来信,
读毕,神色惨然,几乎落下泪来。
旁边一个少年问他为何悲伤,他说:“信中
说有位老先生去世了,我甚感痛惜,我不是痛
惜他的官,而是痛惜他的人品极佳。”
那少年说:“您这样说就不对了,您没见近
来凡官大的,人品都自佳哩!”司寇听罢,默然
无语。
25.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,自宋代元右初,
因“乌台诗案”受人诬陷而被关入监狱,在狱中
受尽狱吏的凌辱。过了不久,苏东坡获释,被
皇帝委任为礼部员外郎。
一天,苏东坡到朝廷上去,偶然碰到当年
那个狱吏,狱吏很是不好意思。
苏东坡嘲讽他说:“有一条蛇用蛇毒杀人,
冥府追究它的罪行,按法应当处死。蛇向前哀
求说:‘我当然有罪,但也有功,可以将功赎
罪。’冥官说:‘有什么功?’蛇说:“我有黄,可
治病,已救活了好多人呢。’冥官一听,就把蛇
放了。过了许久,狱吏牵着一头牛来了,说:
‘这头牛用角抵死人了,也应当判死罪。’牛说:
‘我也有黄,可以治病,已救活了好多人呢。’冥
官说也放了吧!又过了很久,狱吏牵着一个人
来了,说:‘这个人经常杀人,今天应当偿命。’
那个人一听,就谎称自己也有黄。冥官大怒,
责问他说:‘蛇黄牛黄都可人药,这是天下都知
道的事,你为人黄,有什么功劳?’那个人很是
尴尬,说:‘我确实无黄,但有些惭惶。’”
26.有个官人,性贪,初上任,拜城隍,见神
座两旁悬有银锭,就对手下人说:“给我收回。”
手下人说:“这是假银锭。”
官人说:“我知道是假的,但今日新到任,
要取个进财吉兆。”
27.某甲与某乙各带资本,一块出外做买
卖。离开家几天之后,走到一偏僻地方,某甲
遂起谋财害命之心,将某乙打死,取了他的资
本,一人做买卖去了。
不久某甲赚了钱回来,向某乙的家里人取
说:“某乙不幸病死。”某乙的家人信以为真。
后来,某甲又娶了某乙的妻子。谁知某乙
并没有死,当时他被打死,后又活转过来。他
在外地把伤养好,回到家乡,向官府控告某甲
图财害命,强娶他的妻子。
谁知官府将某乙判为诬告。批状上说:
“既然说是打死,为什么还活着?娶妻要
花财礼,怎么说是强娶?”
28.有个县丞不识字,只要想买东西,就把
那件物品画在本子上。
一天,有个县令来,恰好县丞不在,便掀开
他的本子随便看看,一看全是图画,对县丞很
不以为然,便拿起红笔在本子上的每行直抹,
抹得一道一道的。县丞回来一看,生气地说:
“你衙内买红烛,怎么也记到我的本子上?”
29.宋徽宗宣和年间,大臣童贯在燕蓟一
带领兵打仗,大败而逃。
后来,朝廷中举行宴会,教坊派优人表演
节目。优人们扮成三个婢女,梳的发型各不相
同。其中的一个在前额上梳一个发髻,自我介
绍道:“我是太师蔡京的家人。”
另一个的发警偏向一边,自称:“太宰郑侠
家人。”
还有一个满头布满小发髻,如同小儿状,
自我介绍说:“我是大王童贯的家人。”
有人问这些发型有何讲究,扮蔡京家人的
说:“蔡太师进见天子,这叫朝天髻。”
扮郑侠家人的说:“郑太宰最近归故乡家
居,我这叫懒梳髻。”
轮到扮童贯家人的回答了,他慢慢说道:
“我们童大王最近用兵,我这叫三十六髻
(计)!”
30.明宪宗成化年间,保国公朱永掌管十
二营兵士,私自调士兵给自己家盖房子。
朝中的优人阿丑在演杂戏时,扮作儒生,
大声念诗说:“六千兵散楚歌声”
旁边一人说:“不对,应该是八千兵,怎么
少了两千?”于是两人争论不已。
争了一阵,阿丑说道:“你不知道?还有两
千兵在保国公家盖私房!”
31.明孝宗时,有一次举行科举考试,学士
程敏政主考,府中下人便假通关节向应试者索
取贿赔,举人唐寅等人也趁机攀附,想谋取功
名。此事后来被谏官华昶等人揭发出来,交有
关部门调查。
在此案未发前,孝宗在宫中饮宴,一个优
人扮成个卖猪蹄的,用盘子端了熟猪蹄,边走
边叫:“卖蹄啊!”另一个上前去买,先问价钱。
卖蹄的答道:“一千两一个!”
买的人惊道:“怎么这么贵?”
卖的答道:“我这是‘熟蹄(题)’,并非‘生
蹄(题)’。”
孝宗听了,有所醒悟。